回到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县域新闻

广西百色:“双线并行”写好高质量发展“林”文章

2025-10-15

百色林地面积4307万亩,森林面积4120万亩,森林活立木蓄积量1.64亿立方米,三项指标均位居广西第一,是祖国南疆生态屏障的重要“绿线”。近年来,广西百色市牢固树立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探索“守护绿色生态”与“合理利用绿色资源”的平衡,让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相互促进,深入探寻绿色变革的奥秘,让“林海”逐步转变为实实在在的“金山”,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2024年,百色市林业产业总产值突破850亿元,实现了“金线”与“绿线”的双线并行,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齐头并进,交出了一份林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

奋力打造“油茶+N”高质量产业发展新模式

油茶是百色主要的传统特色经济林,具有种植历史悠久、产业基础厚实、区位优势突出等特点,是百色特色林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百色的生态建设、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目前,百色市的油茶种植规模、油茶籽产量和产值均位居广西第一。全市油茶种植规模达240.5万亩,投产面积超过170万亩。2024年,油茶籽年产量为15.2万吨,综合产值达50亿元,堪称名副其实的“金山银山”。

政策激励,促农增收。百色市坚持将政策扶持和资金保障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整合各类资源,全方位保障油茶产业的发展。市本级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2024年,百色市获批中央财政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奖补项目,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6亿元、自治区财政补助资金1亿元。平果市、靖西市出台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县级财政对油茶新造林按1000元/亩给予补助,对低产林抚育改造、截干更新按100元/亩给予补助,进一步激发了各类经营主体发展油茶的积极性。

创新模式,以短养长。百色市借鉴林下经济种植经验,积极推广“油茶+N”复合经营模式,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产业与油茶进行融合发展,形成了以耕代抚、以短养长的良好模式,有效提升了林地产出效益。2022年以来,先后启动了“油茶+桉树”“油茶+茶叶”等多种经营模式,累计完成油茶复合型经营面积2.3万亩。该模式成功破解了油茶种植见效慢、管护成本投入难的问题,切实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保障了持续稳定的增收。

示范带动,互惠共赢。重点扶持龙头企业、村集体、油茶专业合作社以及能人带动农户创建油茶高产高效示范基地,推动油茶经营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转变。目前,全市已建成连片500亩以上的油茶示范基地91个,面积达15.6万亩。发展油茶的村集体由2018年的30个增加到目前的364个,种植油茶规模由0.2万亩扩大至4.15万亩。投产后,仅油茶一项每年就能帮助每个村集体经济增收3万元以上,村级集体经济的自身“造血”功能不断增强,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百色市将继续增强油茶、八角特色林等产品的供给能力,推动八角低产林改造、林下经济复合经营等特色产业的发展,计划完成油茶新造林5.06万亩,实施低产林改造10.3万亩,建设水肥一体化设施6.89万亩。同时,抓好国土绿化工程的实施,目标在2025年完成“双重”项目造林任务15.1万亩,植树造林75万亩,实施森林抚育292万亩,持续保持百色连续12年造林面积领跑全区,让绿水青山产生更加显著的经济效益。

全力打造国有林场转型新范式

优良种苗是林业高质量发展的根基。百色市紧抓新一轮国有林场试点改革的机遇,充分利用国家政策,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持续发挥林场的“造血”功能,做优做强种苗业,扩大造林规模,创建特色示范基地。

2023年,百林林场启动建设林木繁育驯化中心,打造集科研、生产、示范于一体的现代化种苗基地。通过广泛收集本地及区内外的高价值珍稀优良林木品种,积极开展繁育、驯化与整合开发工作,辐射带动周边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该中心已成功培育约8万株苗木,主要包括黑格、铁坚油杉、南酸枣等12个乡土珍贵树种。林场加强与自治区林科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争取上级科技项目资金,高效推动良种基地的建设。近10年来,累计投资1200万元,先后建成桂西南地区最大的马尾松二代种子园、国内首个黑格初级种子园等基地,为推进林木良种化进程发挥了积极作用。黑格又名“香合欢”,是优质的家具用材,市场需求旺盛。近年来,野生资源已十分稀有,仅在公益林区、保护区有少量自然群落分布。为有效保护和发展乡土珍贵树种,2017年,林场开始建设国内首个黑格初级种子园,规模达150亩,收集了广西林科院与林场联合从广西、海南选育的150个黑格一代优树无性系,园内黑格数量共3070株,年产种子100斤。2022年,该园获评自治区级重点林木良种基地;2024年,两个黑格品种通过良种审定,不仅为百色的生态造林提供了优质种源,也为桂滇黔三省(区)的人工造林供应了良种。

为填补百色长期缺乏乡土树种繁育基地的空白,保障本地区乃至西南地区优质乡土树种苗木的供给,2024年,百林林场投资1092万元启动建设规模为100亩的乡土树种保供繁育基地。作为林场改革的核心内容,该基地建成后年产能将超过300万株优质苗木,将成为集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研发、推广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百林林场通过建成百色首个林木繁育驯化中心和乡土树种保供繁育基地,建设林木良种基地750亩,累计完成优质苗木培育150余万株,完成营造林4.6万亩,其中场外造林2.3万亩,总林木资产评估值达2.96亿元,2022年上划市级平台公司3.79万亩,为财政创收2亿元。百林林场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单位,获批建设百色市首个林木培育与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成功创建自治区级壮美林场。

林木加工力争撬动900亿产值

农林产品种植是林业的根基,而林木加工则赋予了种植成果新的价值与形态。“十四五”期间,百色市扎实推进绿色千亿元林业产业的发展。自治区级重点产业园区百色现代林业产业园吸引了多家木材加工、家具制造等领域的龙头企业入驻。百色市千亿木业公司是园区内首家投产运行的企业,2022年建成第一条生产线并投入生产,现已实现年产能8万立方米家具板及8万套板式家具,产品主要销往云贵川等省区。。

近年来,百色市持续推进现代林业产业园区的建设,8 个园区平台建设趋于完善,承接了新型绿色家居制造业的转移,打造了百色木材加工全产业链。2024年,全市林业二产产值196亿元,同比增长14.0%。2025年,百色市将聚焦板材加工、成品家居、全屋定制、智能家居等领域,推动家具家居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同时,还将发展特色林产品的精深加工,加强品牌打造。

围绕“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两条主线,百色市将在现有基础上提质提升,重点打造林业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家具家居、木本粮油、林下经济、香料香精、花卉苗木等区域性林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现代林业服务业,打造全季旅游格局,通过“三产”融合发力,力争在2025年,林业特色产业集群总产值突破900亿元,让百色木材真正成为绿色智造的代名词。

当“绿线”延展为坚实的生态屏障,“金线”升华为强大的产业巨龙,百色市正以“林”为笔,精心擘画着山川与高质量发展的共生画卷。(钟永锋)

来源:人民网

公众号编辑:房山乞


Copyright © 2024 - 新时期县域建设研究中心  
备案号:粤ICP备2023117525号
首页  |   关于中心  |   新闻中心  |   县域服务  |   案例中心  |   联系我们  |   在线留言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