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茂高速柏桥服务区,内部景观雅致。
2025年5月20日,包茂高速柏桥服务区正式投入使用,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打卡。“本来加油只需要10分钟,结果在里面玩了4个多小时。”一位司机对该服务区赞不绝口。
柏桥服务区是广东省首个荔枝文化主题服务区,地处茂名高州市根子镇和分界镇交界处,其前身为包茂高速茂名服务区。新建成的柏桥服务区以“荔乡水韵,一枝独秀”为设计理念,将茂名千年荔枝文化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打造出集休闲、旅游、购物、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区,为旅客呈现“不止于驿站”的全新出行体验。
这样一个交通与文旅深度融合的成功实践,与人大代表的建议和推动密不可分。
原来,早在2019年,就有人大代表提议将茂名服务区改造为荔枝文化展示区和物流配送集散区,助推荔枝产业的发展。该提议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此后,茂名服务区的提质升级进入快车道。
事实上,近年来,高州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代表与群众紧密相连的天然优势,积极引导人大代表投身乡村振兴。尤其是2022年以来,人大代表扎根基层、履职尽责,用一份份沉甸甸的履职答卷,为“百千万工程”注入了强劲的人大力量。
“特色联络站”推动产业振兴
端午节之后,正是高州荔枝大量上市的好时节。走进朱焱宗的办公室,他的脸上略显疲惫。“今天凌晨三四点才忙完。”他说。

广东省人大代表朱焱宗
朱焱宗,广东省人大代表,高州市燊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经理。40岁的他,近年来一直致力于生态农业的开发,以及龙眼、荔枝种植技术的提升。为了培优种、出好果,朱焱宗坚持使用科学种植技术,还与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科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取得专利和发明20多项。
在朱焱宗的办公室,墙壁上悬挂的“高州市龙眼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格外引人注目。原来,2023年7月,结合高州市荔枝、龙眼产业分布特点,高州市人大常委会创新探索“联络站+产业”履职直通车,相继在根子镇设立荔枝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在沙田镇设立龙眼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以便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在推进荔枝、龙眼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努力打造具有高州辨识度的人大代表联络站“金名片”。
联络站成立后,立即发挥了作用。作为站长,朱焱宗经常牵头组织各镇的人大代表,钻研种植技术,“抱团”闯市场。
据了解,在当选人大代表之后,朱焱宗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要带领果农们一起致富。于是,他竭尽所能地帮村民们增收。在合作形式上,以“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联农带农;在种植和加工技术的传播上,牵头开展专家授课的培训班,助力果农学习技术、科学种果,积极引导大型收购商与当地果农对接,不仅实现了销路的扩大,还有效为果农增收。
而在根子镇,荔枝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设在丰盛食品有限公司,这是把代表联络站建在产业链上的一个创新举措。

茂名市、高州市人大代表罗志聪
丰盛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省级龙头企业。公司总经理罗志聪,是茂名市、高州市人大代表,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他毕业后选择回家乡从事农业生产,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农业生产上,勤奋好学,喜爱钻研,不断尝试新型龙眼种植技术和加工技术,为龙眼、荔枝种植的发展作出贡献。
在科技兴农方面,罗志聪积极研发新型加工设备和新型技术,目前个人拥有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公司已投入使用的新型烘干生产线9条,日均加工荔枝、龙眼的产能达15万斤,为本地农产品加工机械化作出示范带动作用。与多所高校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基地”,具备了一定的科研能力,其中自主研发的“智能化烘干设备”、“自动去核装置”等新型设备已投入使用,进一步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高州市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荔枝、龙眼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是人大代表认真履职、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两处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将充分发挥阵地作用,组织形式多样的专题活动,收集更多有价值的意见建议,并通过产业代表示范带动,广泛发动群众,助力把荔枝、龙眼做成富民增收大产业。”
履职尽责,纵深推进“百千万工程”
在高州这片丰饶的土地上,荔枝与龙眼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农民们辛勤耕耘的希望。

茂名市、高州市人大代表李益
李益,茂名市、高州市人大代表,不仅是一位心系群众的代表,更是荔枝龙眼产业发展的积极推动者。他通过实施荔枝龙眼托管服务,不仅帮助农户实现了增产增收,更在深入基层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了荔枝销售季节行路难、塞车严重的问题,从而积极提出并推动了桂味荔枝产业大道的修建。
李益是一名90后。其父李子文是高州市子文水果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也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种果高手。在父亲的劝说下,原本在广州工作的李益选择返回家乡,投身到荔枝和龙眼的种植与管理中。父子二人敏锐地抓住了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发展机遇,将子文合作社发展成为高州市有实力的农业托管服务组织之一——高州市集广益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在提供托管服务的过程中,李益经常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户面对面交流。他发现,每当荔枝龙眼成熟的季节,大批购销商、游客以及大型货车、冷藏运输车、电商物流车都会涌入主产区,聚集到大井镇木广垌村进行桂味荔枝的集散交易,但当地大部分道路仅为3.5米宽的单行车道,导致交通拥堵严重,影响了荔枝龙眼的销售和运输,还存在严重的交通安全隐患。农户们对此苦不堪言,纷纷向李益反映这一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李益经过深入调研和分析,提出了修建桂味荔枝产业大道的建议。他建议的路线从高州市石板镇出发,经石板镇高雄村、灯笼坡村、大井镇木广垌村、南塘镇车垌村,最终到达南塘镇。这条道路沿途辐射桂味荔枝约5万亩,年产值预计超过10亿元,是名副其实的“桂味荔枝产业大道”。
该建议提出后,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高州市人民政府结合省高质量完成农村公路扩投资稳就业,更好服务乡村振兴攻坚建设任务的工作要求,拟将沙地村(207国道路口)至蕉木园队4.5公里,纳入省交通运输厅2025—2027年行政村通双车道计划项目库,按照四级公路标准建设,并争取在2025年建设,以解决制约桂味荔枝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目前该“产业大道”蕉木园至木广垌段已拓建至7米宽,木广垌境内至南塘至石板公路已拓宽至4米宽。沙地村(207国道路口)至蕉木园队4.5公里处的单车道目前山边的大部分路基已扩大,待扩建硬底化。
李益、罗志聪、朱焱宗,既是致富“领头雁”,也是心系最真实“民声”的人大代表。他们为民代言的拳拳之心,饱含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高州荔枝种植历史悠久、文化渊源深远。史料记载,高州荔枝栽培始于秦。目前高州还保存有根子柏桥古荔园、泗水滩底古荔园、分界南山古荔园、大井大坡山古荔园等千年古荔枝林。高州荔枝品种资源丰富,有20多种本地的荔枝品种,分布在10多个乡镇,分布地域广、面积大。在2025年的广东两会上,省人大代表朱焱宗建议:推动高州市古荔枝园递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朱焱宗认为,荔枝树文物保护原生荔枝品种的多样性是种质资源基因库的需要,是荔枝选种、育种的优良材料。目前在高州除了常规种植的白糖罂、妃子笑、白腊、黑叶、桂味、糯米糍以及近几年引进的优新品种以外,在全市各地还分布有20多种本地的荔枝品种,这些品种部分是非常有特色的,比如中国最迟熟的荔枝马贵荔、单性结实的禾虾串等荔枝种质资源,这些资源都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今后荔枝选育种的优良材料。
“古人留下这么丰富的品种资源,我们希望能够去保护这些品种资源。建议把比较集中的古树分布区当成种质资源,甚至作为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种质资源库范畴的一部分去保护。”为推动荔枝产业更稳健、更高质量发展,朱焱宗建议,希望广东省政府将茂名高州古荔园递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广东省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据悉,他的建议,有关方面正在落实之中。
凝心聚力风帆劲,一枝一叶总关情。
高州市人大常委会负责人表示,人大代表扎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重要力量。这些代表的积极作为和深入调研,充分展现了人大代表的责任担当和履职能力,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福祉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的建议不仅为桂味荔枝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为当地农民增收和“百千万工程”注入了强大动力。
来源:《“百千万工程”广东实践》系列丛书 综合卷
公众号编辑:房山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