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罗定市罗平镇长岗坡文化休闲旅游区迎来秋游热潮。金黄的稻田与百米高的长岗坡渡槽相映成趣,红色展馆与白墙红瓦的新村点缀其间,构成一幅独特的秋日画卷,吸引了大批粤西及珠三角地区的游客前来体验“红色文化+乡村休闲”的魅力。站在渡槽上的玻璃桥,清澈水流在槽内潺潺流淌,旁边三角梅竞相绽放,金黄的稻穗随风摇曳。广州游客林女士一边拍摄渡槽与稻田的同框画面,一边感叹:“课本里的‘人工天河’就在眼前,秋天来不仅不热,还能闻到稻花香,真是太美了!”沿水渠蜿蜒的木质步道上,游客们或拍摄全景,或细观槽壁的岁月痕迹。在纪念馆内,老照片和治水工具吸引了众多学生团的目光。罗定学生小陈表示:“看完渡槽再看‘六引工程’的故事,才知道这是老一辈一锤一凿建起来的,这样的秋游既看景又长知识。”远眺长岗坡新村,白墙红瓦的民居错落于绿树间,与稻田、渡槽共同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秋景图。佛山游客张先生感慨地说:“来秋游还能逛新村,孩子说比游乐园新鲜多了。”景区以“红色+农业+乡村旅游”为定位,不仅设有广场供游客休憩,未来还将建设十里桃林和农耕体验区。景区工作人员介绍,初秋的罗定气温舒适,渡槽下的阴凉和稻田边的清风非常适合家庭休闲。而“红色研学+乡野放松”的复合体验,既满足了家长对“有意义”的需求,也契合了学生对“新鲜感”的期待。罗定市民刘先生表示:“这样的‘双料’景区,正是秋天里‘慢下来、学进去’的好地方。”作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岗坡渡槽近年来通过活化利用,已成为罗定文旅融合的标杆。随着二期规划中“VR渡槽建设模拟系统”的推进,游客未来可沉浸式体验当年施工场景,让“人工天河”的治水故事更加鲜活生动。
公众号编辑:房山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