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县域新闻

金融服务再升级 广州黄埔助企摆脱“轻资产、融资难”困局

2025-08-02

7月31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召开新闻发布会,就近期出台的《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等政策进行解读,聚焦国资基金支持、知识产权转化、产品服务创新等方面。


image.png

广州开发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局长汤克明在发布会上表示,升级后的金融服务政策,将以真金白银的支持,助力金融机构提能升级,推动风投创投机构集聚发展,鼓励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为区内优质企业稳健发展提供耐心资本支撑。


根据新政策,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将对新设持牌金融机构总部、专业子公司、市级以上分支机构和金融科技企业,分别给予最高2000万元、1500万元、300万元和150万元开办费支持,对符合条件的持牌金融机构总部及分支机构每年给予最高100万元支持。


针对风投机构,新政策结合风投机构投资非上市企业情况,给予累计最高2000万元补贴。同时,对投资区内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创新企业2年以上的风投企业,每投资1家单位最高给予100万元支持。


宜德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广州)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岳亚斌表示,新政策对风投机构投资发展、场地补贴等提供多种资金支持,有效提升了投资机构对区内实体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相较于此前金融服务政策,新政策很明显的改变是有针对性地把“知识产权”作为重点。


据了解,对于通过依法拥有的知识产权从银行或类金融机构获得质押融资的企业,新政策将按照实际融资利息最高50%给予扶持,单个企业最高扶持50万元。对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的发行主体,按发行金额最高1%,最高150万元扶持;对通过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实现融资的企业,按其实际融资成本给予最高200万元扶持。同时,对投保知识产权保险的单位,按保费最高50%给予扶持,单个企业最高扶持100万元。


截至2024年,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已超过152亿元,累计发放补贴约1.74亿元,惠及企业1132家次。新政策聚焦知识产权,本质上是围绕降低科技企业特别是初创型企业融资成本问题,持续打造好“政府引导、银行支持、机构参与、企业受益”的生态圈。


新政策另一个重要的发力方向,是引导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包括对获批国家级金融创新试点以及跨境金融、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单项将最高给予100万元支持;支持各类主体发起设立S基金,鼓励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基金份额转让业务发展,对基金转让费用给予一定比例支持,进一步畅通“募投管退”渠道等。


实际上,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目前已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科技创新创业投资母基金,通过“子基金+直投”的方式,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撬动社会资本重点投向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等该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种子期、初创期科技企业。


类似的创新举措,正在为黄埔企业提供着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例如,在国内率先开设金融服务超市;在总部经济区、知识城建设风投大厦,大力引进优质风投机构;在黄埔港鱼珠片区建成粤港澳大湾区(黄埔)理财资管中心等诸多服务载体。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以实体经济立区,靠科技创新兴区,金融业的发展方向十分明确,就是全力服务于全区的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汤克明表示,接下来将继续探索金融服务的新模式和新途径,积极推动广州开发区、黄埔区金融服务体系更好地服务企业。


来源:黄埔宣

编辑:木书林


Copyright © 2024 - 新时期县域建设研究中心  
备案号:粤ICP备2023117525号
首页  |   关于中心  |   新闻中心  |   县域服务  |   案例中心  |   联系我们  |   在线留言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