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县域新闻

广东省人大代表、广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小军:以中医药产业之力,深耕“百千万工程”沃土

2025-10-21

自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全省上下一心,共同奏响了高质量发展的激昂乐章。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发展进程中,广药集团作为全球首家以中医药为主业的世界500强企业,凭借其深厚的产业底蕴和强烈的国企担当,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将自身中医药产业优势与各地区资源禀赋紧密结合,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广东省人大代表、广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小军接受了“‘百千万工程’广东实践”丛书出版编辑委员会的采访,全面而深入地解读了广药集团在“百千万工程”中的实践与探索。


image.png

广东省人大代表、广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小军


深谙工程要义,勇担时代使命


广东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率先迈上14万亿元新台阶,连续36年稳居全国首位,在全国经济版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仍是制约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在此背景下,广东省委于2022年12月启动“百千万工程”,将其定位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这一工程旨在通过系统性改革破解区域发展失衡的深层次矛盾,重塑城乡融合新格局,让县域成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成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引擎,形成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作为人口第一大省和改革开放的窗口,广东必须为全国探索城乡融合的新路径,而“百千万工程”正是广东给出的答案。“百千万工程”不仅是一场经济革命,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要求以产业链思维重塑县域经济版图,让“土特产”升级为高附加值产业,这正是广药集团的优势所在。


“百千万工程”与广药集团的发展有着诸多契合点。制约广东区域协同发展的根源是县域经济“小散弱”的痛点,而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在于通过产业转移和集群化发展重塑区域经济版图。因此,“百千万工程”的核心之一是挖掘县域特色资源,推动“土特产”向高附加值产业升级,这与广药集团的业务领域十分契合。


广药集团是全球首家以中医药为主业的世界500强企业,旗下拥有“世界最长寿药厂”陈李济,以及王老吉、采芝林、敬修堂、潘高寿等13家中华老字号,其中11家已逾百年历史。作为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链主企业,广药集团始终坚持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基因,把产业链发展与“百千万工程”产业振兴等目标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广药集团能以中医药产业为支点,将粤东西北的本土资源转化为经济动能,通过产业赋能、科技赋能、品牌赋能,探索出一条“以药兴农、以农促工、以工带城”的特色路径。


当前,广药集团已在粤东西北12市设立了近30家子公司,业务覆盖智慧药房、医药物流、药材种植、生产加工等多个领域。这一布局是广药集团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不仅强化了产业链韧性,还打开了县域市场,建立了“城乡联动”的产业网络。


image.png

广药集团始终将“健康中国”建设和“乡村振兴”作为责任使命,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积极为深化拓展“百千万工程”提供广药方案。


践行使命担当,收获丰硕成果


自“百千万工程”启动以来,广药集团始终以“国企担当”践行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使命。立足中医药全产业链优势,广药集团以“输血 + 造血”的双轮驱动模式,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广药特色的实践路径,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广药集团在响应和实施“百千万工程”方面可谓成果丰硕。就拿广东“百千万工程”中重点培育的千亿级特色产业——荔枝产业来说,广药集团依托王老吉的品牌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跨县集群效应”。广药集团立足广东荔枝资源禀赋,提出“一体两翼”战略布局,即以广州为研发与品牌核心,在粤西茂名、粤东汕头建设两大生产基地,形成产业链协同效应,还推出了“荔小吉”品牌,推动荔枝精深加工产业链升级,开发了“荔小吉”海盐荔枝果汁饮料、荔枝气泡水、荔枝燕窝等20余款精深加工产品,破解了荔枝产业长期以来精深加工率低、鲜果保鲜难等问题,成功推动荔枝从“区域性生产”向“全球性消费”转型。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产业振兴,除了粤西的荔枝产业,放眼广东,粤东西北地区资源禀赋优越,如何选择既能发挥地方特色,又能对接广药产业优势的项目,曾是首要难题。为此,广药集团构建“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链条。广药集团在粤东西北设立鸡蛋花、仙草、黑老虎等20余个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为乡镇发展中药材产业提供技术、资金支持和药农培训。其中,兴宁市叶塘镇农户们进行仙草种植,按照租赁土地、购买苗种、肥料、雇佣人工、管理费等要素进行核算,除去成本,按照保底价收购,可获得投资收益约3500元/亩。广药集团还在持续推动中药产业化基地发展壮大,每年省内采购中药材超3亿元。


湛江雷州市南兴镇是典型的农业镇,传统以水稻种植为主,辅以小南瓜等经济作物。尽管土地资源丰富,但长期面临农产品附加值低、农业用地利用率不足、劳动力外流、集体经济薄弱等困境。


“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广药集团直面挑战和困难,创新破解难题,以南兴镇为试点,探索“一镇一品”模式。经过调研,广药集团发现南兴镇具备两大潜力:一是土壤和气候适宜种植中药材布渣叶,这是王老吉凉茶的核心原料之一;二是当地荔枝种植历史悠久,但缺乏品牌化和深加工能力。


针对以上情况,广药结合自身和南兴镇的资源优势,迅速开展行动。发展特色种植,在南兴镇平兰村选定两块荒废坡地,建成布渣叶规范种植基地;投入80余万元,并协调落实乡村振兴专项资金投入60万元,采取“合作社+农户”模式,免费提供布渣叶幼苗和负责全程技术指导,与合作社签订保底价收购协议;打造荔枝种植基地,落实50万元资金作为南兴镇荔枝产业的启动资金,2023年底在南兴镇高田村建立了60亩“荔枝种植基地”。


南兴镇的帮扶之所以能成功,关键在于坚持市场导向、农民主体和系统思维。以广药需求链匹配地方供应链,确保产业可持续性;通过合作社机制让农户成为“股东”而非“雇工”;将产业帮扶与教育、医疗、生态同步推进,避免单一化发展。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经济发展不断向前,同样不断发展向前的还有基层公共服务。广药集团在开展产业帮扶的同时,积极开展民生工程建设,推动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先后向湛江南兴镇中小学捐赠近150万元用于校园教学设施改造;向南兴中心卫生院捐赠医疗器械,价值68万元;还支持人居环境提升工程达325万元。广药集团旗下星群公司也积极参与南兴镇“厕所革命”、垃圾治理、污水治理,致力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这只是广药集团践行国企担当的缩影,从南粤大地到贵州腹地,从烟雨江南到西藏波密,无论是产业发展还是基础设施建设,都有卓然成就。


image.png

广药集团将自身中医药产业优势与各地区资源禀赋紧密结合,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深化拓展工程,谋划战略蓝图


广药集团始终将“健康中国”建设和“乡村振兴”作为责任使命,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积极为深化拓展“百千万工程”提供广药方案。未来,广药集团将从多个方向深化布局,推动“百千万工程”迈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


一是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党组织 + 产业链”模式,突出党建赋能产业链,依托省生物医药健康产业链主企业资源优势,凝聚链上企业党组织合力,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辐射带动粤东西北地区药材种植、生产加工等相关产业快速发展,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二是进一步拓展“一镇一品”矩阵,实现多个地域、多样产品、多点开花。比如化橘红是茂名化州特有的道地中药材,集团将通过科技、品牌赋能,推动化橘红产品开发和产业化。


三是坚持创新驱动,实现了从“制造”到“智造”。比如在凉茶原液基地实现了全流程自动化,打造全球领先的“黑灯工厂”;在布渣叶种植基地采用“药渣还田”技术,减少化肥的使用量等。


四是开拓全球化视野,完成从“本土化”到“国际化”的转变。比如依托“王老吉”等品牌出海的经验,扩大产品销路,挖掘粤东西北地区更为广泛的资源禀赋,让广东各地市的传统产业借助广药出海的东风,把每一寸土地、每一棵作物都重新定义价值。


image.png

广药集团摒弃传统“输血式”帮扶,通过“政府引导 + 企业主导 + 社会协同”的多元参与模式,推动“百千万工程”。


加强多方合作,凝聚强大合力


落实“百千万工程”,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是重中之重,企业在其中起到集聚资源、撬动要素的关键作用。广药集团摒弃传统“输血式”帮扶,通过“政府引导 + 企业主导 + 社会协同”的多元参与模式,推动“百千万工程”。


在与地方政府的战略协同方面,地方政府是工程实施的规划者和政策供给方。广药集团与省、市、县三级政府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加强产业布局;在与企业的产业链协作方面,广药集团注重发挥“链主”企业的作用,联合中小企业构建产业生态;在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创新合作方面,科技创新是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


“百千万工程”的难点就在于县域经济常面临资源分散、产业低效等瓶颈。广药集团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会协同”的合作模式,通过产业链整合、资源互补、创新驱动,形成多方合力,将工程从蓝图变为现实,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未来,广药集团将继续在“百千万工程”的征程中砥砺前行,以中医药产业为笔,在广东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画卷上书写更加绚丽的篇章。


来源:《“百千万工程”广东实践》系列丛书 综合卷

编辑:木书林


Copyright © 2024 - 新时期县域建设研究中心  
备案号:粤ICP备2023117525号
首页  |   关于中心  |   新闻中心  |   县域服务  |   案例中心  |   联系我们  |   在线留言

扫码关注公众号